先鋒村:黨建引領讓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共進
2020-12-15 09:30:36來源:赤峰日報責任編輯:王利紅 字體:T T
-
□記者高洋
巴林左旗林東鎮先鋒村位于林東城區東6公里處,烏爾吉沐淪河穿村而過,全村有常住戶464戶1058人。近年來,先鋒村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不斷提高村級黨組織的組織力、引領力,積極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發展途徑,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。2019年,先鋒村被自治區授予自治區級文明村稱號。
狠抓脫貧攻堅,為鄉村振興筑牢基礎。先鋒村結合自身實際,落實相關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,全村117戶27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相繼“摘帽”,全部實現脫貧。期間,危房改造5戶,房屋修繕整治39戶,安裝除氟凈水設備87戶,發放旗、鎮兩級資產收益資金15萬多元,聘用生態護林員7名,申請各類公益性崗位18人次,兜底保障106戶169人,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繳費100%,教育、健康等扶貧政策全部落實,健全了防返貧和脫貧監測等體系。
發展壯大產業,走富民強村之路。面對人多地少、人均耕地不足2畝的實際,先鋒村黨支部提出:在河西的三個自然村重點發展集約種植,特別是蔬菜等特色種植,在河東孫家牛場自然村重點發展肉牛、肉羊等規模養殖。同時,利用地處近郊的優勢引導村民進城務工、經商、創業。經過幾年的發展,先鋒村土地集約種植面積占全村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,每年種植蔬菜800多畝,共栽植果樹2000多畝,全村有肉牛、肉羊養殖大戶50戶,肉牛存欄1000多頭,肉羊存欄3000多只;有近百人進城里務工經商創業。全村形成了產業帶動、資產經營、股份合作等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收模式。通過村民入股等方式,在河東孫家牛場自然村建成占地260畝五星果園,2021年可產生經濟效益,實現村集體和村民同步增收。建設800平方米果蔬保鮮庫1處,助力產業發展的同時,通過收取租金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。先鋒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連續3年超過10萬元。
推進鄉風文明建設,為鄉村振興筑牢思想基礎。先鋒村成立了黑土地藝術團,組織村民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,讓村民在活動中受到教育、得到熏陶,形成和諧友善的濃厚氛圍。開展各類宣講活動,廣泛宣傳政策理論知識。建立村民道德講堂,開展“好人榜”評獎活動,挖掘村內孝老愛親、文明家庭等典型。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組建志愿者服務隊,常年開展村莊衛生清理等志愿服務。2018年以來,村黨支部共開展各類宣講活動100多場次,各類文體活動4場。
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提升全村公共服務水平。2010年以來,先鋒村先后建成連心橋,村莊全部鋪設水泥路,修建境內烏爾吉沐淪河防洪堤,埋設了地下排水管道,建設了文化墻和文化廣場,開展了村莊綠化,安裝了能夠覆蓋全村80%區域的監控設備,建設了垃圾點、垃圾坑,健全了村莊衛生維護管理長效機制?,F在,自然村間、村民組間、戶與戶間,實現了通水、通電、通水泥路、通網絡。為全面提升服務水平,2020年,先鋒村新建600平方米村黨群服務中心,打造了便民服務大廳、黨員活動室和文化活動室,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,在黨建引領之下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共進。